在2025年米兰国际家具展上,光不再只是功能性的存在,而成为一种真正的语言。这一点,从步入Euroluce照明双年展的那一刻便可感知。这里的展位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陈列空间,而是构建感官体验的叙事场景。贯穿整个展会的主线,是光作为一种非物质元素,塑造空间、唤起情感、承载记忆,并指向未来的无限可能。

在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呈现中,Artemide 以诗意与几何的结合脱颖而出。由BIG事务所设计的 Arctic 系列,将阿基米德几何体重新演绎为灵感源于冰晶的模块化灯具,通体采用透明与镜面材质,展现出轻盈而富有未来感的结构美学。这不仅是对设计语言的革新,也是一场对“可持续美学”的探讨。同时,Artemide也向经典致敬,重现了Vico Magistretti 的 Cetra、Gae Aulenti 的 Alcinoo,以及 Ernesto Gismondi 的 Sintesi 等代表作,重新唤起人们对意大利灯光设计黄金年代的集体记忆。

这种在记忆与当代之间自由穿梭的精神,也体现在 Flos 的创作中。Tobia Scarpa于1963年设计的 Seki-Han,此次以可调节木质灯片与LED光源焕新亮相,在保留几何结构严谨性的同时,赋予其更多现代质感。而1968年诞生的 Biagio 则推出了限量150件的蜜色玛瑙版本,通透的石材在灯光映照下,宛如雕塑般诗意盎然。

Il Fanale 的展位上,光的呈现带有一种哲学思辨的深度。该品牌推出的四个系列灵感源于赫拉克利特“万物流变”的思想,以陶瓷与金属等“有生命的材质”为基础,通过岁月的痕迹,诉说转化之美。灯光,在此成为过程的体现,而非结果的展示。

Foscarini 则将工艺传统与当代视角优雅交汇。Etoile 系列重新演绎威尼斯吊灯的语言,以耐高温玻璃与磨砂玻璃构成流动的结构,清透却不失温度。而设计师Francesca Lanzavecchia所带来的 TiliaAllumette,则以自然生长为隐喻,构建出不稳定的几何结构,轻盈、流动,充满生命张力。

Davide Groppi 延续其一贯的“极简光哲学”,用 TaO 将光抽象为一颗黑色悬浮球体,神秘而纯粹,仿若一颗物理学意义上的“光之奇点”;而 Set 系列则像一套导演的灯光工具箱,通过反射片、扩散片与滤光装置,实现对光的“编导控制”,呈现出如舞台剧般的视觉叙事。

在沉浸式体验的趋势中,Lasvit 带来了 Soaked in Light 装置艺术作品。水与光交融,雕刻玻璃与动感光影共同构建出一个不断变化的梦境空间。核心作品 Splash ,仿佛定格住了水花飞溅的一瞬,将自然动态化为可持续的建筑语汇。

Luceplan 与丹麦设计师 Daniel Rybakken 联手推出的 Markis 则以极简方式呈现结构美学。三条铝型材与一层紧绷织物形成一个极为安静而有张力的灯具,既像是一件建筑装置,又保持了柔和内敛的灯光效果。

在国际参展品牌中,来自日本的 Ambientec 将东方极简与现代技术结合,推出 VoscoBarcarolle 两款无线便携灯。小巧却富有表现力,在低调中散发出诗性与深度,传递着光影之间的静谧对话。

最后,Preciosa Lighting 展示了其模块化系统 Crystal Links,灵感源于城市结构的几何之美。通过配套的 Signature Design Generator 数字设计工具,设计师可以实时生成多个组合版本,将个性化创作推向全新维度。这不仅是一种照明方案,更是一场基于科技与创意交织的叙事实验